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团队 > 语文组 > 教学资源

高考作文热点:科技强国-航空精神(二)


时间:2021-05-31    作者:    阅读: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与思考。观天象,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天空,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上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嫦娥”系列将“玉兔”送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天问一号”飞过广袤的太空,即将着陆神秘的火星……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
以“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为主题,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
①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以当时中学生的身份给学校广播站写一篇广播稿。
② 在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向全国中学生演讲,以学生身份写一份演讲稿。
③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以学校团委名义跟“天问一号”团队写一封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任务解读】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此次“多任务选一”的形式有2019 全国 II 卷的影子。材料由两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话题的背景叙述。材料记述了从“嫦娥奔月”到“天问一号”,中国人对宇宙太空“求索”的历史。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航天重器的研制,都体现了中国人不断探索的精神,这也为下文的任务背景作铺垫。
  第二部分,是任务背景阐述。要求考生以“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为主题,在三个任务中择其一进行写作。
  任务一:“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要以当时中学生的身份写一篇广播稿。任务二:在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向全国中学生演讲,以学生代表身份写一份演讲稿。任务三:“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要以学校团委名义给“天问一号”团队写一封慰问信。从操作上看,相信大部分考生会选择任务二,毕竟“开学第一课”这个场景对学生来说不算太过陌生。
  要关注的是,这些任务无一例外地都给考生创设了一定的场景,这也增加一定的写作难度。比如任务一,“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1970 年,考生如选择写广播稿。虽不要求口吻、用词跟当时完全一致,但也要符合当时政治环境和历史事实。
  素材运用方面,提到中国航天精神,不由得想到老一辈航天领军人物。比如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与“航天四老”——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一代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考生可以在行文中列举相关航天科学家的事例(任务二、任务三都可用到)。
  不管选择哪个任务,作文的落脚点都应放在“探索”“超越”等主题词上。可以突出我国社会主义航天事业伟大成就,也可以彰显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的探索与超越精神。选材上,考生可以从小处入手,借助航天科学家们(如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与“航天四老”——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的一些典型事迹,以小见大,彰显一代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的中国航天精神。
【材料解读与作文方向】
●材料解读
材料分四层意思:
第一层
【“嫦娥奔月”、屈原“问天”,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和思考。】
总起句:“嫦娥奔月”、“屈原”问天,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与思考。
第二层
【观天象,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天空,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
展现中国古代历史上,人们对宇宙的探索。
第三层
【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上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嫦娥”系列将“玉兔”送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天问一号”飞过广袤的太空,即将着陆神秘的火星】
现新中国成立初期,航天探索的艰难、70年代航天的成就、当下对探月的“既往”与延伸宇宙探索范围的“开来”。航天精神正是在这每一事件中体现。
第四层
【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的航天精神。】
对航天精神的总结。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
●写作方向
需要学生结合材料与主题“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分析 阐释航天精神的内涵。
材料中的航天精神内涵:追逐梦想、探索、协同合作、攻坚。
如任务一,上世纪70年代的中学生,我们要注意他们的政治导向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当时的航天科技的水平,当时整个社会的气氛,学生的思想状态,这些都是要考虑的,要写好,真不容易。考生需要有穿越的思维,营造好那个时代的氛围,才能把文章写好。
任务二需要注意的是电视台这样的播放媒体,涉及的面是很广的,面向的听众是多层面的。
任务三中作者身份不是个人自己,而是代表一个团体,以学校团委名义来写这篇文章。校团委是先进青年学生的政治性的组织。
材料中航天精神的内涵诠释:
①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以发展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呕心沥血,奋力拼搏。
②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攻克尖端课题,抢占科技制高点。
③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尊重规律,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在任务面前斗志昂扬、连续作战,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在成绩面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④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自觉服从大局、保证大局,同舟共济、群策群力,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难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
⑤不断创新、以科技屹立于民族之林。
同学们,注意紧扣材料中这些航天精神内涵,并结合主题来审题立意。  
【任务一范文】
躬身探索青云志,问鼎苍穹东方红
各位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的校园广播又与大家如期会面了。此刻,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庆祝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当《东方红》的乐曲在苍穹之上响。
我心中充满了自豪。更想借此机会,倡议大家向伟大的科学家们学习——是他们不断探索神,让全国上下,乃至全世界知道,中国人的探索毅力和勇气可以超越一切,创造奇迹!探索从未停步,是“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持不懈。“东方红一号”从点火到升空仅仅几秒钟,而在这几秒钟的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探索和坚持。早在 1956 年竺可桢、钱学森等科学家就已经向中央提出了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这14 年来,没有制造经验,没有良好究环境,甚至在饥荒时期没有足够的粮食果腹,而一位位隐姓埋名的科学家用竹子般的韧劲定青山不放松”,他们在大漠之中躬身探索,是16 次的失败换来了今朝的成功,换来了独制并发射卫星的世界第五名!
相信同学们都还记得,6 年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那时,我祖国的核事业发展振臂高呼。那么6 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为同样艰苦探索的丰硕成果,那空中最闪耀的“东方红”高声欢呼吧!
超越永无止境,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130 年前,祖辈倍受欺辱,谁曾想“东亚病夫”会“不坠青云之志”?100 年前,侵略者血洗中国大地,谁曾想“支那人”可以问鼎苍穹。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是可敬的。更值得敬佩的,是他们超越历史、超越偏见、超越“一穷二白”的勇气。在建国初期,梁思礼、钱学森等多位科学家毅然决然地踏上回国路。他们早就见识过国外的研究环境多么优越,研究资源多么丰富,也知道新中国是多么的百废待兴。而若不是他们超人的勇气,敢于摆脱客观条件的束缚,又哪里有机会去探索中国人的航天事业呢?1958年5 月 17 日,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郑重宣布:“苏联和美国把人造卫星抛上了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只有我们敢于超越自己的想象,敢于超越他人的丰碑,才能在今日取得世界瞩目的航天硕果。
亲爱的同学们,继承航天精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每一天的学习是平凡的,但正是今日的一笔一划,才能画出祖国美好的明天。毛主席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就是一个个数据计算累计而成的。让我们借此之际,燃起心中的前进之火,我辈亦承青云志,苍穹何止东方红?让我们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不断探索,不断超越!
【任务二范文】
探索未停,超越永无止境
曾经,那只是一种想象;曾经,那只是一种梦幻;曾经,那只是某些发达国家才能实现的技术。而如今,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我们用强大的航天精神超越历史,实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航天梦。
在新的时代,会有新的航天精神。站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作为一名高中生,始终铭记,虽然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乘翅高飞,但那种协同攻坚,不断超越的精神,需要我们去继承。那我们又该如何用这新时代的航天精神,去走好新时代的航天路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新时代的航天路。说起我们记忆中的航天,可能同学们想起的是屈原“天问”,是“东方红一号”,是“嫦娥”“玉兔”。当我们认真回顾这段历史,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也是呈现在全世界人们面前的一段伟大历程。然而,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摆在面前的“里程”,就是把学习的任务完成好,把生活中的困难处理好,去奔赴自己心中星辰大海。
其次,我们还要知道,走好这样一段“新时代的航天路”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曾经, 我们经济有限;曾经,我们设施简陋;曾经,我们人才奇缺。但在那个时代,我们依然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
“自力更生”精神孕育了我国最初的航天精神。重重的困难,像一座座高山,也像翻江倒海的巨澜。但我们与困难酣战,奋勇直前。而新时代的航天之路,或许不再那么艰难,但它更需要我们有一种协同攻坚的精神态度。虽然时代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但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行。
有同学会问,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怎样走好新时代的航天路呢?我不禁想起了毛主席对外国友人说过:“天上有两千多颗卫星,我们才两千分之一嘛!就是有两千颗也不能骄傲,否则会走向反面,这是一个教训。”是的,我们不仅要避免懈怠的情绪,更要有虚心耐心的拼搏态度,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坎坷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新航天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攻破一道道防线。我想,只要做到了这些,我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不管结果如何,这一段历程一定能给我们成长的记忆留下精彩的印记。
习主席说,“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祖国过去的蓝图建设我们未曾参与,未来的航天征程我们不愿错过。同学们,先让我们在努力学习中锻炼自我,成为一个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新航天人”,再用更多的实际行动参与到自己期待的每一幅蓝图建设中去吧。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