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团队 > 政治组 > 教学资源

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百问


时间:2021-04-09    作者:    阅读: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是什么?

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各种救亡图存运动都没有成功?

3.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

4.什么是新文化运动?这一运动在近代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5.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6.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8.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23日,为什么7月1日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9.出席党的一大的代表在大浪淘沙中有着怎样的历史命运?

10.什么是红船精神?红船精神的意义体现在什么地方?

11.民主革命纲领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和经过是什么?

13.为什么说五卅运动掀起全国范围的反帝怒潮?

14.为什么要进行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怎样取得胜利的?

15.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说大革命由此从高潮走向失败?

16.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有哪些?

17.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8.为什么说南昌起义是我们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我军为什么要进行三湾改编?

20.如何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性意义?

21.如何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什么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2.为什么说古田会议使我军实现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23.为什么中央红军要进行战略转移的漫漫长征?

24.湘江战役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

25.为什么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6.长征的伟大意义和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是什么?

27.红军主力长征后留下来的红军将士是如何开展游击战争的?

28.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怎样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

29.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高高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

30.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31.《论持久战》是怎么产生的?它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32.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如何科学回答中国向何处去问题的?

33.延安整风运动的缘起经过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34.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35.如何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6.重庆谈判的背景、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37.全面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如何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38.为什么说三大战役奠定了我党我军全国胜利的基础?

39.为什么说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40.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如何为新中国绘制蓝图的?

41.“两个务必”是怎样提出来的?意义在哪里?

42.新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确定了哪些大事?

4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是什么?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44.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新纪元?

45.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46.为什么说抗美援朝战争“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47.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要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48.如何理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战略意义和历史贡献?

49.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

50.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定了哪些根本和基本制度?

5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和意义是什么?

5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3.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如何作出的?

54.为什么会发生急躁冒进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5.“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过程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56.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57.“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教训是什么?

58.为什么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对外工作能打开新局面?

59.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涵是什么?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0.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6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觉醒和伟大革命?

6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如何作出的?

63.农村改革是如何率先破冰、掀起改革大潮的?

6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展开向前推进的?

65.为什么说创办经济特区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

66.为什么要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6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崭新命题是如何提出的?

68.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70.为什么“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路线图?

71.我们党是如何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和方针的?

72.为什么南方谈话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73.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74.为什么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伟大创举?

75.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76.跨世纪发展战略是如何制定和实施的?

77.世纪之交我们如何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78.香港、澳门回归的经过和意义是什么?

79.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如何推进的?

8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形成和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81.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83.我国是如何在应挑战、克难事、办大事中彰显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

84.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85.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如何推进的?

86.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87.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8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89.为什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90.党的十八大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部署是如何展开的?

91.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

92.为什么说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实践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是全党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93.为什么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94.为什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95.为什么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96.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97.为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98.如何理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99.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在新时代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

100. 为什么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的新的一大步?

101.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和主要进展有哪些?

102.全面依法治国是如何坚实推进的?

103.为什么说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建的鲜明主题?

104.为什么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对人民军队的革命性重塑?

105.如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06.为什么说完成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福祉?

107.如何准确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0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09.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10.“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主要举措和进展成效有哪些?

111.中国是如何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

112.为什么说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1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是什么?

114.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内涵是什么?

115.为什么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116.为什么要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117.为什么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1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主要内涵和显著优势是什么?

119.为什么要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120.新时代的中国是如何警惕“黑天鹅”事件、防范“灰犀牛”事件,稳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

121.为什么我国能够率先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胜利?

122.为什么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123.新发展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124.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125.为什么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26.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27.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安排?

128.如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29.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130.为什么要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131.如何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

2021-04-09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