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团队 > 政治组 > 教研活动

关于中学和谐课堂构建的思考


时间:2019-10-10    作者:    阅读:


关于中学和谐课堂构建的思考
Some considerations about forming harmonious classes in Middle school
怀铁一中   阳富玉
The No1. Railway MiddleSchool  of  Huaihua   Yang Fuyu
Abstract : A harmonious class should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good order , understanding and sincer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 democracy and equality, equity and justice, relaxing and easy atmosphere, harmonious relations and joyful mood. Teaching in such atmosphere of democracy, freedom, co-operation and enterprise can make the personalities of the students publicize . With good feelings, they can develop their creative sense and creative spirit. Thus,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can be improved.
So we can build harmonious class by making the relationship of democracy, equality and harmony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teacher’s ability of building harmony. Therefore, we can realize the subjects of “ people oriented” and “ students are the priacipal  part” . We should pay more atteation to their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skills, attitudes, feelings and value systems, and promote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s.
Key words: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Teaching in class
          Harmonious class
People oriented
摘要:和谐课堂应具有井然有序、师生互相理解、真诚交流、民主平等、公平公正、宽松宽容、充满活力、关系融洽、心情愉悦等特征。在一种民主、自由、合作、进取的教学氛围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情愉悦,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构建和谐课堂时应当从实现重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通过提高教师构建和谐课堂的能力来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技能及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教育   课堂教学   和谐课堂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决策,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教育也如此。中学教育就是在中学阶段实施的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1]。课堂教学是进行中学教育的主要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和谐课堂构建的目的就是要在中学教育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中学教育迫于升学压力,在教学中教师仅把课堂作为传授知识的阵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教学陷入了“高耗低能”的怪圈。“不和谐”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为了纠正不和谐的现象,构建和谐课堂,而这就要求在课堂中注重“以人为本”。让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服务,从而把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实施到每次的课堂教学中去。
一、和谐课堂的含义
和谐课堂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能不由自主地积极开动脑筋,真正地参与学习而不是静止地旁观,使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和谐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作一个完整的人,一切教学设计活动都符合人的自然属性,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2]。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中,灵活处理教学材料,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向上的教学氛围,积极组织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宽容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目中有人,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实现人的价值。
二、和谐课堂构建的意义
1、构建和谐课堂是全面实现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人类寻求进步、自我完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愈来愈功利的心态和冷漠、理性教育的模式,开始离人性精神越走越远,在高考的压力下为了升学培养了大批考试机器,他们或许地理成绩优秀但看着地图却找不到下一个路口,这不能不引人深思。由此可见,和谐课堂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重要手段。
2、构建和谐课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构建师生都满意的课堂——和谐课堂。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3、构建和谐课堂是减轻学生负担过重的有效途径之一
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它使学生厌学,心理负担过重,也使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在不和谐的课堂里,教学效果必然不高,教师能上完课但是学生必难消化吸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好在课余花大量的时间去弄懂本该在课堂内完成的学习任务,这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所以说,构建和谐课堂是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一个有效途径。
4、和谐课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由于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和谐课堂的构建不仅可以使校园安定有序,而且可以使校园充满活力,从根本上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以说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是构建和谐课堂。
三、中学和谐课堂的构建方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要着眼于人的本体性的发展,注重人的个性、潜力的发展,注重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求教师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变“统一标准”为“因材施教”,把学生看作一个完整的人,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在一个“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教育氛围中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独立存在的信念和意识,尊重、期待、赏识和包容学生[3]。但个性的张扬要有它的方向与原则,这就要在尊重学生发展的同时用良好的道德标准和正确的理念去规范他们的言行。在课堂中关注他们特长得以展示的幸福感,培养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本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促进和培育学生个体生命精神的成长与发展。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并努力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就是这个意思。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实施民主教学
叶澜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苏霍姆林斯基:“只有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叶澜:“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4]。”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认识者、组织者,课堂是师生间最重要的对话阵地,教师应允许在课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学会倾听并努力培养多元化的思维,学生的求异是创新的开端和个性的表现,也是衡量课堂是否和谐的标准。平等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石,课堂教学的和谐在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之间在没有专制、压力、怀疑的情绪中交往和沟通,才能共同探究、合作讨论、彼此争辩、畅所欲言,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权利展示自我,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个体的进步和创新,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反思、进步、和谐共进、教学相长,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他们之间相互尊重,展开自由交往和民主对话,从而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这种和谐的教学中教师表达自己、完善自己、延伸自己,学生表现自己、提高自己、拓展自己。使课堂成为生命成长的摇篮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这要求教师要实施民主教学。
(三)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教师威信
构建和谐课堂,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带头人、引路人,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崇敬者,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促成者,同时也是共同的学习者,教师就要有广博的知识、儒雅的气质和良好的修养,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在各方面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准确地把握“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宗旨,善于捕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善于洞察学生刹那间闪现出来的、动人的思想火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变“不利”为“有利”,变“不和谐”为“和谐”,与学生共同探究、教学相长。教师还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去影响、感召、激励学生成才。同时,教师要能够了解自我,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自我调控情感和心境等等。只有这样才会在学生脑海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尊敬,才能树立威信,而教师的威信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成为和谐课堂的促进者、建设者。
(四)促使教与学的和谐——变学会为会学
孔子说:“在课堂中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要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创新的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离开教师、超过教师,才可以成为人才,才能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没有自我教育,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新课程理念认为,一个好教师,不是自已的课讲的多好,而是如何能让学生进入一个思考状态,不是你教给了他什么,而是他自己能思考出什么,思考才会不断进步,只有这样,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机制的形成才能成为可能,从而显示出课堂生机与活力[5]。蔡元培曾指出:“教育就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教育的目的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和发展人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这需要教师引导、调动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打破定势、求异思考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的步骤并能运用它主动、独立学习,变“学会”为“会学”。
(五)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管理上,学校管理者要营造宽松的环境,给师生以自主权,把课堂真正还给师生。只有当师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时,他们才会主动地构建和谐课堂。另一个原因是课堂物理环境的影响,构建和谐课堂应让教室整洁有序,课堂教学媒体设施各就其位,功能正常,教师能娴熟地运用多媒体技术,适时、适度的具有趣味性;教室的布置能给师生以美感和启迪;教室远离尘嚣嘈杂和肮脏之地。因为和谐的、美的课堂物理环境,有助于课堂秩序的维系,有助于和谐的心理环境的形成,有助于教师之教和学生之学的协同共进。
 
 
 
 
参考文献
[1]李耀新.《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P116-148)
[2]戚业国.《课堂管理与沟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P28-64)
[3]《以学生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13日第四版。
[4]滕红艳.《谈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8卷第5期,(P13- 20)。                                                      
[5]熊生贵、刘从华、姚红·《新课程:生命课堂的诞生》[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P68-72)。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